- 欢迎访问河南省公共交通协会!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第42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如火如荼,满城国色天香,八方宾朋纷至沓来。文化节期间,洛阳公交集团以“标准化服务品牌年”为契机,围绕“特色服务、暖心关爱、便捷出行、文明行车”四大服务品牌,持续创新服务模式,织密出行网络,将公交车打造为“流动的城市会客厅”,为乘客铺就一条“安全、便捷、舒适、文明”的文旅通途。 “三彩”特色服务赋能文旅融合 公交车变身文化长廊 文化节期间,洛阳公交力推“三彩”特色服务品牌(网红车长出彩、汉服导乘出彩、红黄蓝志愿服务出彩),以沉浸式文化体验和精细化服务保障,擦亮洛阳文旅新名片。 “神都游”系列公交惊艳全城。9条神都游专线和1条神都小巴精准串联起龙门石窟、白马寺、洛邑古城等热门景区,为游客提供了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网红车长们更是化身“洛阳文旅代言人”,以专业的驾驶技能和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为游客带来了别样的乘车体验,吸引众多乘客打卡。神都七号线车长石亚杰将行车服务升华为文化传播,吸引游客驻足留影,神都小巴车长朱思凡、殷玉洁因贴心服务走红网络,朱思凡视频获近400万浏览量,网友盛赞“公交有温度,车长有情怀”。 “公交+汉服”服务沉浸式圈粉。在热门景区接驳线路和“神都游”专线上,身着传统服饰的汉服导乘员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乘车指引和汉服礼仪互动体验,让游客在乘车过程中就能感受到浓厚的古都文化氛围。部分车辆匠心打造主题车厢,精心设计的牡丹元素、古诗词、汉服文化等巧妙融合,让乘客在出行中就能领略到洛阳的历史底蕴和文化魅力。 公交“志愿红”织就城市文明风景线。洛阳公交在龙门石窟、白马寺、洛邑古城等15个主要站点设置了志愿者服务点,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们以“流动服务岗”的形式,为八方来客织就温情出行网。导乘咨询、搬抬行李、扶老爱幼……穿梭于各大站点的“公交红”,既是用心服务的践行者,更是城市文明的传播者。他们用真诚微笑诠释城市温暖,以专业素养提升服务品质,让每个公交站点都成为展示洛阳“千年礼乐、一城文明”的微缩窗口,为牡丹文化节增添了一抹动人的人文亮色。 智慧调度疏解客流高峰 应急保障彰显国企担当 文化节期间,车流、人流量较大,道路行驶环境较为复杂,面对井喷式客流,洛阳公交依托两级智能调度平台精准调配运力,构建起“干线直达+支线接驳+夜间延时”的立体交通网络。针对高铁站、火车站、机场等交通枢纽,采取“客满即走、循环发车”模式,高峰时段加密发车频次,确保乘客“即到即走”,开通接驳二乔路地铁站、杨湾地铁站、牡丹广场地铁站的3条地铁接驳线,配合“灯映龙门”、古城夜游,延长53路、81路等10条线路运营至午夜,储备60台应急车随时待命,践行“乘客有滞留,公交不打烊”承诺。 文明行车筑牢安全底线 “四心服务”传递城市温度 文化节期间,洛阳公交将“三稳七慢四礼让”文明行车工作法与“四心服务”理念深度融合,以制度化规范与人性化服务构筑流动的文明窗口,让安全守护与温情关怀贯穿每一次出行。车长们不仅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做到“起步稳、行车稳、停车稳”,在复杂路段更是严格执行“七慢”标准,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的驾驶技能,织就了一张平安出行的保障网。同时,积极践行“四心服务”理念,以真心、关心、耐心、暖心的态度为乘客提供优质的服务体验。无论是微笑迎客、耐心解答,还是主动帮助特殊群体、弘扬拾金不昧等暖心善举,都传递着洛阳这座城市的温度与正能量,为文化节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从“神都游”专线到“网红车长”,从“流动会客厅”到“志愿服务矩阵”,洛阳公交以绣花功夫织就群众出行保障网,用匠心服务注解“人人都是城市代言人”的担当。车轮滚滚间,千年古都的文明底色与时代新韵,正随牡丹花香沁入八方宾朋心田。
版权所有:河南省城市公共交通协会 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黄河南路8号 邮编:450046 电话:0371-68089677 传真:0371-68089677
备案号:豫ICP备14030138号-1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251号 技术支持:天迈科技